人这一生,如同田野的麦穗,从播种到收获,历经四季更迭,饱尝风霜雪雨,终了才成熟圆满,颗粒归仓。如若不见挫折,缺乏历练,收获的只能是青涩干瘪。漫漫人生路,匆匆一世间,如若追寻从容自在,豁达开朗,便需要有足够的境界。 《老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见素抱朴”,其意为做人应当像璞玉一样,永远保持朴实的本性,摒弃复杂的心念,回归最原始的本真。为人应如此,在前行的路上需明确自己的初心,没有了本真,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而今,纷繁复杂的世事,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自我,忘了本真,把生命的价值抛得一干二净。做事更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渐渐忽视了自己内心感受。生活太注重物之表象,却忽视其实用内涵。如此生活,实在令人疲惫,仿佛给心灵上了沉重的枷锁。所以,不妨学着遵从内心,简单生活,这是一种阅尽千帆的随性与从容,犹如小桥流水般朴素与自然,缓缓流淌着的是心灵的释然和顿悟;这也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一种境界,折射出内心的淡泊与洒脱,让我们回归心灵,面对纷繁也心无旁骛。 而实现人生的豁达,也需要强大的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纵观过去,能在某一个领域收获成功的志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自律。自律是内因,内因决定事物主要发展方向,它涵盖着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生活自主。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其实,自我主宰的真正境界便是高度的自律,我们在求知成长的路上,便是一个不断将自己培养成高度自律的人的过程,实现高度自律,战胜自己,克服我们人性自身的缺点,才能享受充分的自由。自律的程度,往往决定人生的高度。自律的人生才是自由的开端,做一个有原则有信念的人,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的心中便能拥有一片大海,无需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无论环境如何纵容我们,都应对自己有严苛的要求,保持自律的气质和豁达的胸襟。或许这些习惯暂时无法改变我们生活的现状,但相信假以时日,它回馈给我们的一定是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