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风暴雨的联合“轰炸”下,亮黄色的皮卡巡检车并开不了太快,即使雨刷频率已经开到最大,能见度依旧不高。 坐在车里的气电集团广东管道公司(下称广东管道)巡线员黎书豪和谢华明显有些着急了,紧盯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警示桩。车一停,两人披上雨衣,抄起铁锹和镰刀,挎上可燃气体检测仪,大步跨进山林。 整整31天没有台风造访,我国出现了自1949年以来首个“空台”的7月,广东多地更是创下了连续高温的纪录。 8月4日清晨,黎书豪被手机的振动声吵醒,他揉了揉眼打开新闻快速翻了几下:未来一周广东有连续强降雨天气,各地要警惕久旱转急涝。 “没想到第一天就要上山了。”黎书豪自言自语了一句望向窗外,磅礴大雨已经让地面低洼处有了不少积水。 今天是黎书豪调岗到南朗线路班后参加巡线的第一天,但对于重点巡检区域他早已了如指掌。 广东管道下辖一条总长351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北起广州,南到澳门。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城市燃气、工业用气和发电用气都指着这条“生命线”,守护管道安全的重任就落在47名管道巡线员的肩上。 在10个线路班组中,南朗线路班负责的管道里程最长,沿线地质地貌也最复杂。而说到汛期的巡检重点,自然是肖家山。 几年前,因为一场暴雨,肖家山发生了山体滑坡,险些危及管道安全。自那之后,广东管道连续多年斥资治理,修建山体护坡。每到汛期,这里就成了巡线员们的“重点关照对象”。每隔两三天就要上山一趟,如遇降水,则是每日必达。 此时的肖家山林间非常安静,雨滴啪嗒啪嗒拍打着树叶,只有黎书豪他们用铁锹敲打岩石驱赶蛇虫的声音。 走到一处沉沙井前,谢华纵身跳进排水渠,将手中的铁锹插入井底,把淤泥铲出,黎书豪则将堆积的枯枝败叶纷纷清走,确保排水畅通。不到十分钟,雨水和汗水相融一起从二人黝黑的脸上滑下。他们沿着排水渠一路向上清理,照例检查了护坡的情况。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雷打不动的日行百里,这是巡线员们的日常。 “虽然每天都走在相同的路上看起来有些枯燥,但我们身上担着守护管道安全的责任,”黎书豪说,“一旦出现问题,整条管道都得关停,后果不敢想象。所以,巡线路上没人敢有半点懈怠。” 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管道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天然气超过304亿立方米。14年来,中国海油源源不断为大湾区的蓬勃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每次路过珠海横琴大桥,看着对岸灯光璀璨的澳门塔,黎书豪心中总有说不出的自豪,更知责任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