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橇,气相1#旋转接头氮气漏量大。” “27#橇入口处静电释放装置底部脱焊分离。” 这是一个备注为槽车主题活动沟通群的微信群日常。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那个天天喊着收到,然后风风火火去安排处理的人。他叫樊凯凯,是浙江lng的机修工程师,也是槽车站检修的“守望者”。 2年前,他成功用国产的槽车装车橇备件替代进口备件,成功为公司节省了75%备件采购费用。那次“省钱”成功的经历也让他坚定了备件国产化的信心,打开了降本增效的另一篇章。 今年4月,随着新冠疫情在国内的逐渐控制,全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对天然气需求也不断增大。浙江lng单日装车量节节攀升,屡创新高。为此,浙江lng技术维修部决定组建专项检修小组,与槽车站携手开展“护槽车充装,保液态外输”的主题活动。樊凯凯作为机修组的组长,负责带领现场机械检修的工作。 在他的手机里,“槽车主题活动沟通群”一直处于置顶位置。无论是在接收站或是家中,每当看到群里报告槽车装车橇的故障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回复“收到”,然后立刻前往现场或是安排他人处理。 从行政楼到槽车站约700米,经过两个门岗,步行10分钟。这条路他摸得最熟。近半年的时间里,每日的例行巡检,已经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为了方便检修,樊凯凯还特意在槽车站一期橇和二期橇中间设置了工具柜。他打趣道这是给工具安了个家。实际上,槽车站也是他的另一个家。从2018年负责槽车站的机械检维修以来,寒来暑往,这里一直都是他无法割舍的一个牵挂。 检修小组自建立以来,充分做好故障预估排查,快速解决频发、突发问题,为液态外输稳定保驾护航。为提高检修效率,作为组长的他采用预制备件先换后修的办法,带头组织开展备件预制现场教学,为新员工讲解槽车橇零部件结构,以老带新传帮带。槽车橇隔离阀限位螺柱屡次断裂,那就现场测绘,自主机加工限位螺栓,增加焊点,改进限位螺柱可靠性;槽车隔离阀联锁支架损坏严重,存在设计缺陷,那就自行改良支架,使用更厚的不锈钢板作为原料……为减少对槽车充装的影响,小组尽量采取错峰检修模式,为此错过用餐,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你说鸟入樊笼,梦境成空;我说樊人进槽,踏实苦干”这是樊凯凯写在个人检修记录本上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扎根在检修一线的排头兵,他将自己的责任、毅力、热情、智慧和心血奉献于检维修工作,只为刚进公司时的一句承诺,一份坚守。 “收到,22#橇会尽快处理,其他涉及焊接的将安排时间统一处理。” 樊凯凯一边回复着消息,一边拿起杯子灌一大口水,随即抄起刚放下的安全帽,朝门外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