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电要闻 气电集团嘉明电力碳交易探国际“绿色市场”新路-凯发旗舰

新闻动态
气电要闻
气电集团嘉明电力碳交易探国际“绿色市场”新路
发布日期:2020-06-0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中山嘉明 作者:何登科 郝晨朝 字号:[ ]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影响日益凸显,全球变暖已敲响环境警钟,以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并生效为标志,坚持“绿色低碳”战略已成为多数负责任国家的发展共识。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凭借天然气全产业链的清洁低碳优势,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绿色浪潮”中“先声夺人”,加速迈向国际一流清洁能源公司这一战略目标。

2016年以来,气电集团累积供给lng 8772万吨,供应天然气发电的清洁电力658亿度,相对燃煤发电,减排二氧化碳1.3亿吨,旗下以嘉明电力为代表控排发电企业积极探索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实施碳配额交易、碳置换、碳咨询服务等工作增加经济效益400万元。

所谓“碳交易”,是在全球从严控碳背景下,把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化,从而控制碳排放的一种市场机制。根据《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协定,控碳不善的企业要完成生产,就要在碳市场中向控碳良好的企业购买其节省的碳排放指标,让低碳企业创造利润从而鼓励绿色发展。2011年11月,国家批准广东省作为开展碳交易试点的省份之一;2013年12月,广东省正式开启碳交易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已逐渐取代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为抓住这一席卷全球的“绿色”商机,在形势莫测的大国环境政策博弈背景下降低风险、争取利益,嘉明电力党委在2019年果断决策,在深入调研国家政策和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精准有效的交易策略,将全年预计交易的60万吨碳资产通过竞价或挂牌方式按每天2万吨分批出售,同时划定底价最大限度确保收益。

面对公司1000多万交易金额的权利,如何在控制风险、合规有序的前提下完成目标、打好这场“绿色市场”的攻坚战,这一课题摆在了嘉明电力经营部经理闫海波和交易员何登科、陈佳妮的面前。“我们中国海油最重视安全生产,市场安全、交易安全也要发挥我们的‘老本行’优势”,曾是生产一线出身、获得过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技术能手”的闫海波对此“成竹在胸”,“我们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过,‘操作票’这个模式我们都很熟悉,将这套机制用‘化功大法’变成适应我们碳交易的模式”。

在闫海波的布置下,陈佳妮成为碳交易的“操作员”、何登科成为“监护员”,一切工作严格按他们制定的交易“操作票”进行,最大限度避免了“误操作”。两位交易“操盘手”从悉心研读交易系统到加强监测计划及数据分析,进而积极对外学习“取经”,夜以继日地踏上了他们鏖战“绿色市场”的“新征程”。与此同时,嘉明电力也紧锣密鼓地通过建设“智慧电厂”、推进“一键启停”等措施实现对机组的精准控制,从而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

最终,通过长达三个多月的交易操作,嘉明电力完成了预定的60万吨碳交易总量,碳交易金额1367万元,盈利超过500万元。同年,嘉明电力利用与壳牌能源签订的“远期碳置换服务(三年期)合同”,也实现了达30万元的盈利。

“‘绿色低碳’是中国海油的发展战略,‘奉献清洁能源’是我们的企业使命,我相信,在碳交易这个‘绿色市场’上,我们一定能取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谈到未来,嘉明电力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海波态度坚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