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当听到筷子兄弟这首《父亲》,我脑海里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浮现出父亲佝偻的背影。 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么,由于从小家境不好,父亲上完小学便早早的步入社会,出外打工了,时常早出晚归。后来认识了母亲,有了我和弟弟,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比以前回来的更晚了。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住大同煤都,当时煤碳资源相对丰富,煤质也好,外省需求比较高,人们都开始做起运煤的生意。父亲也是在那时,和我家后院邻居合伙买了一辆中型的集装箱货车,开始跑运输,家里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还能经常得到父亲跑运输回来带回的外地小吃,这可把我和弟弟乐坏了。但好景不长,因为合伙的邻居瞒着父亲偷偷拉违禁物品被抓,车被扣了,为了救人和赎车,家里花了不少钱。这件事以后,父亲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把车子转给他们,专心种地,父亲说:“还是踏踏实实做我的老本行吧!” 由于父亲能吃苦、肯下功夫,所以收成很是不错。后来正好赶上乡里建蔬菜大棚,父亲和家里商量后,就包下了一个,也就是靠着这个蔬菜大棚,才有了我和弟弟上学读书的“本钱”,父亲常说:“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长大以后出人头地。” 而小时候的我却不懂父亲说的,天不怕,地不怕,从不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干过很多出格的事:像什么翻墙到技校院子摘樱桃,跑到铁路上,在铁轨上放钉子压 “宝剑”,又或者倒腾自家废品卖了买糖吃,数不胜数。我调皮、捣蛋的性格,经常惹父亲生气,没少挨打。那时的我,会不理解、甚至怨恨父亲。 那时的父亲,在我眼里像是“双面人”:在外人看来,父亲为人和善,对谁都是笑呵呵的,是个热心肠,邻里之间很是和睦;而在我和弟弟眼里,父亲是严厉的,不苟言笑,每每遇到我和弟弟不好好学习,免不了一顿棒揍,边打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但凡我有你们现在的条件,早就拼了命的学习。”对于他的话,我依然不懂… 直到有一天,父亲跟我讲他早早的初入社会,因为文化程度低,让他比谁都清楚我和弟弟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之后我才懂:父亲每次打我们,都是希望我能因为这顿打不再顽皮,走上学习这条正路,长大以后不用再受他当年的那份苦。 多少个春来冬去,已年过半百的父亲,已然不再年富力强,取而代之的是沟壑纵横,满脸皱纹,和日渐佝偻的背影,每每想到此,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这边,父亲的电话响起:“强子,今年端午我和你妈包了粽子,寄给你…”原来不论岁月如何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为我操劳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