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气电要闻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疏浚工程主体完工-凯发旗舰

新闻动态
气电要闻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疏浚工程主体完工
发布日期:2022-05-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气电集团 作者:文/ 刘玮、陈亮、陈婕、王振强、李艺婷 图/侯凯邀 字号:[ ]

4月28日,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港池、进港航道及主航道疏浚工程主体圆满完工,为项目投产后lng船舶安全进港和靠泊提供坚实保障。

疏浚工程作为盐城“绿能港”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单体工程,施工期近9个月,主要对近82万平方米港池、1168米进港航道、3827米主航道按底标高-15米进行疏浚,清淤量共计20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峡大坝混凝土总方量的1.2倍。疏浚后的港池和航道,可满足当前世界上最大型的27万立方米lng运输船的通航需求。项目施工过程中,创造了国内吹填直排距最长,同等施工领域船舶种类和数量最多,接收站码头桩间挖泥施工最快,以及国内陆上纳泥直吹15千米一次成功等多项纪录。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副总经理袁斌介绍,本次疏浚工程面临施工时间紧、工作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及疫情反复等诸多挑战,在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疏浚工程顺利开工。中国海油工程建设部协调中交集团生产运营部,先后调配新老两代亚洲最大的绞吸船——“天鲲号”和“昊海龙号”进场作业,以“大国重器”助力重大工程。应用“智慧工地”鹰眼技术,实时监控围堰及输泥管线情况、监督现场规范施工,确保长排距管道高效安全输送。

据了解,本次疏浚工程攻克15千米长吹距陆抛疏浚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新型七臂绞刀和刀齿、三泵串联施工工艺,优化船舶工艺参数、泥泵机组转速,保障了疏浚作业纳泥直吹一次成功。采用桩间土专用疏浚平台和射流装置,优化施工工艺,将疏浚施工对码头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疏浚工作组组长刘玮告诉记者,本次疏浚工程土质较硬,挖掘难度极大,项目累计投入4艘耙吸船、4艘绞吸船、8套桩间挖泥设备及8艘辅助船舶,高峰时段现场各类船舶数达42艘。为此,盐城“绿能港”牵头设立海上调度指挥中心,联合海事部门设立电子围栏系统,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加强管控,提高船舶并行施工效率,疏浚工程量逐月攀升,单月疏浚量最高达到400万立方米,保障了疏浚工程如期完工。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黄海新区,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包括4座22万方储罐和6座27万方储罐。2023年底全部投产运行后,液化天然气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吨,可供江苏全省民生用气约28个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