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天然气公司的生产现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五四”青年节这个本应属于自己的节日里,他们没有享受节日的休憩,也没有选择与家人一起团圆,而是一直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坚守,无私奉献的付出。他们从不刻意表达自己,却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书写着不平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海油精神。 石森:液化厂的黎明 清晨的五六点钟,大多数人还在熟睡中,此时的仙人岛液化厂却一直都有人在忙碌。工艺班组一夜未睡的小伙子们不时地用对讲机进行交流,向中控值班人员汇报设备运转状况和相关参数。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重复上演,从未因节假日和恶劣天气而中断。 唤醒一座城市的职业有很多,能一直陪伴着昼夜更替的岗位却很少。作为一名资深的中控主操,石森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日出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与输气保供,屋内的他一夜夜面对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而伴随着他的,是窗外一个个绚烂夺目的日出。对他来说,液化厂的黎明是最美丽也最常见的风景。
lng槽车的正午阳光 lng装卸车栈台,作为公司对外生产作业的窗口,他们还有另一层身份:党员示范岗。这个示范岗班组至今保持着装卸车安全操作零事故的纪录。 5月4日中午,仙人岛厂区气温高达30摄氏度,高温使大家提前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热。在这样的环境下,装卸车班人员的全体员工一直穿梭在对进站车辆开展防疫检查和忙碌的lng槽车卸车作业中,几乎一整天都要在“站”斗中度过,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行动兑现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丁博:维修工与黄昏 “丁博,压缩机厂房的照明系统一切正常。”“好的,收到,有问题随时联系我。”对讲机中传来了检维修人员丁博的声音。 当走出压缩机厂房,他不由得用手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黄昏下,自己的影子被太阳拉的很长,再过一会儿,天就会彻底黑了。身为一名电仪工,丁博在下班前对电路系统进行了最后的检测,以确保夜晚照明设备和用电装置的正常使用。 对于身为回族的丁博来说,有时一碗清真泡面远胜过山珍海味的佳肴,在食物面前,这位回族兄弟或许很“挑剔”,但在工作面前,他一定是无可挑剔的。 夜色下的cng母站 午夜时分,槽车发动的轰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白天还无比炎热的仙人岛到了夜晚却变得异常寒冷, cng加气母站的员工们依然需要穿着厚厚的棉衣穿梭于各个槽车之间,为车辆的每一次安全出行保驾护航。春节以来,cng加气母站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上始终坚持“全面防控”的原则,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同时,cng加注工作始终平稳运行,站内的小伙子们秉持着“多卖一方气就是成绩,多赚一分钱就是贡献”的理念,站内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此次疫情,公司85后的青年们成为了驻厂主力。他们毅然选择延后休假,没有一点怨言;他们严格保障生产,没有放松一丝警惕。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劳动节里,他们过得异常充实。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无论是朝霞、正午还是夜幕,生产一线小伙子们的身影始终是那样的光彩夺目,带着略显疲惫而又充满自信的面孔,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撰写着“海油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