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经过72小时运转测试,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简称广东大鹏lng)接收站低压泵自主大修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进口设备低压泵已基本实现备件国产化。 低压泵是维持lng接收站外输供气和站内冷态的关键设备,安装在lng储罐的泵井中,浸没于-162°c的lng内,为保障接收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定期解体维护。 4月初,广东大鹏lng接收站低压泵p-1103c运行时间达到26000小时,机械维修团队按计划启动了自主大修项目。在设备解体中,机械维修团队细致入微地对低压泵上下球轴承游隙进行了反复核对,发现该低压汞上下球轴承存在0.81mm的不均匀磨损。 轴承是泵机的关键传动部分,其质量关系着泵机的效率及可靠性,这一安全隐患若不及时处理,轻则会致使泵机振动异响,重则造成泵机堵转烧毁,引发站内生产连锁跳停。 以往维修采用进口轴承,价格昂贵且运输周期长,难以满足设备长周期运行需求。为降本增效,提升设备故障应对能力,机械维修团队借此机会积极推进国产化轴承替代工作,团队结合8年来低压泵自主解体大修中斩获的经验数据,在相同规格的国产轴承中反复测量并验证,确认轴承游隙满足使用要求,并反复核对转子安装的同心度,确保国产备件完美适配,为低压泵的成功组装打下坚实基础。 为在计划期内完成大修项目,机械维修团队周密部署、紧密协作,在前期组织大修关键步骤讨论,充分识别并把控风险,对项目的时间、质量、风险、人力进行了合理规划;大修中层层把关,严格把控大修关键步骤及数据,确保了低压泵安全吊出泵井并高效组、回装,在短短两周内完成大修,进一步提升了维修人员的自主维修熟练度,同时为接收站工艺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至4月28日,低压泵p-1103c完成了72小时的运转测试,正式移交工艺生产,证明了国产上下球轴承取得成功应用,单次降本达4万元。 从2015年开始,广东大鹏lng即聚焦低压泵设备展开科研攻关,全面掌握自主关键技术,同时加快探索易损备件国产化,截至目前已实现除叶轮外的全备件国产化,从根本上提升设备运营维保能力,为外输供气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