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职工文苑 天然气的搬运工-凯发旗舰

凯发集团官网的文化
职工文苑
天然气的搬运工
发布日期:2022-04-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气电集团 作者:文/胡婷 图/崔伟永 字号:[ ]

获评中国海油第二届“海油工匠”称号后,曹烨从很多同事朋友那儿收到了恭喜和祝福的信息,也有人直接喊他“曹工匠”。但他总是摆摆手,笑着答道:“我只是天然气的搬运工罢了。”

从“小曹”到“曹师傅”

2011年7月,刚刚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的曹烨透过车窗玻璃,远远望见浙江lng接收站刚刚建了一半的储罐。灰色的储罐壁和阴沉的灰色天空遥相照应。那时候他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儿一呆就是十年。

对于初入lng行业的新员工来说,画pid是入门第一课,也是最难迈过的一个坎儿。他还记得,那时候每天都要画五六张pid图。晚上一闭上眼,眼前就是密密麻麻的线条。就连在班车上的时间也抱着pid“啃”,这差点让从不晕车的他得了晕车的毛病。

“纸上得来终觉浅”。初出茅庐的他并不满足于学习pid上的条条框框。那时正值接收站一期项目投产前夕,每当现场有设备厂家在的时候,他总是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厂家请教各种问题。一年多的培训时间,他每天忘我地泡在现场,从设备操作到设备原理、结构,不放过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入职仅两年,曹烨就从“小曹”变成了大家口中的“曹师傅”。

那时他被分配到了码头岗,主要负责lng船接卸工作。第一次接到接船任务那天,他独自走到码头,看着庞然大物般的卸料臂,内心有点忐忑。虽然已经对接卸的流程烂熟于心,但是实践还是头一回。一想到接臂万一不成功而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就有些退却。

接船那天是个晴天,他沿着登船梯上船,迎着暖阳,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在脑海里完整过了一遍操作流程,睁开眼的那刻心里有了底气。他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速度不快,但很稳健。向中控室汇报“卸料臂连接完成”后,他长长舒了一口气。

从学技艺到抠细节

春去秋来,眼看着接收站从之前的三个罐变成六个罐,身上的工服也换了六七套,他迎来了在接收站的第十年。十年间,曹烨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从一名现场主操成长为公司的骨干员工值班调度。经历了浙江lng首船接卸、接收站一期项目、槽车扩建项目以及接收站二期项目等多个项目的试生产以及运行管理工作后,他掌握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扩充与进一步验证,也具备了卓越的实操能力与应急水平。2022年,他凭着强劲的综合实力,斩获首届全国石油石化系统液化天然气操作工技能大赛一等奖。

钻研技术与保障安全的同时,他也没忘记在生产能耗上抠细节,工作期间共提出20余项合理化意见,其中多项得到实施论证。

有一次和兄弟单位交流时,他意识到浙江lng接收站气化一方天然气的成本比兄弟单位高出一大截。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和团队每天下班后研究当日的外输曲线,分析不同时段用电量变化,通过480个小时设备运行测试、105页可行性数据分析,历时一年多,最终摸索出“阶梯式”输气模式。该模式实施以来,仅2017年一年就节电960万度,其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造林1.1万亩。

较真来的“安全”

2020年是浙江lng二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的关键年。在一、二期项目融合施工期间,一期生产运行和二期施工同时进行,现场同时施工作业最多时超过了30项。由于作业前需要班长在现场签作业票,确认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当时身为班长的他,经常在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

为了提高作业票签发效率,他总会在前一天晚上认真研究第二天的作业计划,安排合理的签票顺序。即使这样,他也会被人埋怨:“我们都干了多久了,不会有问题的,赶紧给我签了吧。”但他并不理会,依旧仔仔细细地核对作业票上的每一项措施落实情况。旁人眼里好脾气的他,在工作上却是格外较真,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

接收站地处海边,四面没有遮挡,冬季寒风刺骨,夏季高温炙烤,衣服常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常告诫班组兄弟们:“身体累点不要紧,现场安全才重要。”

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他义不容辞加入党员防疫保供突击队,投身防疫保供第一线;极寒天气时,他戴上“狗皮帽”,逐一检查现场仪表设备结冰情况;应急保供时,面对突增的天然气需求,他有条不紊开展生产调度,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工作以来的十年间,他和班组兄弟安全平稳外输天然气280亿方,可供浙江全省2900万家庭使用近两年。他常和班组兄弟们说:“一想到寒冬里,家家户户能用上自己输出去的天然气取暖做饭,什么都是值得的!”




网站地图